首页 斗杓寒挂文集 下章
畅想丰收的一抹红
  如果你到过翔安,如果你去过大嶝,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。

 在海天一线,浩渺无际,眼是黑色沃土的滩涂上,错落集着纵横阡陌的海路中,点缀着些许大红色的亮点,星星点点,缓缓移动,斗转星移般,仿佛置身悬浮的夜空。仔细一端详,原来是讨小海的渔妇,或三五成群,或单独上路,穿着长长的筒靴或绿色橡胶吊带,头绑着红色的四方头巾,身背圆形鱼篮子,手执长长的工具,弓着厚实的脊梁,迈着缓步,在肥沃的滩涂上收获着海粮,畅想着丰收的喜悦。也许“红头巾”间的交谈是充笑声的,洪亮的声音就漾在凛冽的海风中,此时她们离逍遥最近,去尘世最远。

 这是一幅最简单最写意的线条画,充着神秘色彩,红黑构成了高雅的永恒,宛若明朗夜空的透亮,离我们最近,又离我们很远,眺望是我们欣赏这一美景的唯一姿势。

 诗情的“红头巾”还有着不短的历史,《金门县志》转载《同安县志》(乾隆版)就有相关记载,“多以纺车为事,十岁以上,不出门,老少出,必以帕蒙面,犹漳州人之蒙文公巾也。”大嶝与金门两地的妇女在上山、下海劳动时,头上都会披着一条二尺见方的四方头巾,头巾以红色的居多,故称“红头巾”

 据翔安文史专家张再勇介绍,“红”即“朱(红)”“红头巾”即“朱文公巾”朱文公何许人也,朱熹。朱熹当年任同安主簿,登临采风,见渔民长期受海风、海沙侵袭之苦,便发明了这一保护头部免受风沙吹打的头巾,海岛先民们为了让后代子孙永远记住朱熹的良苦用心,便把它称为“红(朱文公)头巾”或“文公巾”并一直传至今。

 “红头巾”用途有三:一是纪念,纪念朱熹体恤民情,关爱百姓;二是象征,红色丽醒目,如火如荼,体现了闽南沿海,特别是翔金人民热情如火、奋发向上的朝气,展示渔民们不屈服于生活的重担,不屈服于“行船跑马三分命”的艰辛讨海生活,生命长存,奋斗不息;三是实用,色彩鲜、抢眼,对天天下海讨生活的渔民,在海水涨时,在大雾弥漫时,在“撞亡魂”(俗指在海中迷路了)时,则不啻于最有效求救信号。

 入眼的“红头巾”给人的是一种遐想,一种不屈不挠、自力更生的精神,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奋斗意志,一种火红鲜的人生,充着劳动与收获的快乐。 JinGcAiXS.cOM
上章 斗杓寒挂文集 下章